首页
关于我们
基金会简介
主席致辞
组织架构
组织成员
分支机构
年度报告
资讯中心
新闻快讯
文化专题
中国文化大讲堂
文化大视野
项目运作
资助领域
资助申请
项目实施
学术研究
研究课题
研究成果
研究机构
智库联盟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捐款账号
成为志愿者
招聘信息
欢迎投稿
简体
/
繁體
英文
搜索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大讲堂
Print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风格研究
2021年5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墓内出土两件金铜佛像,发掘者认为这两件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本文对金铜佛像的衣纹、手印、背光等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认定其具有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三种外来风格。从体现出最晚的风格看,年代可断为4世纪左右,属于十六国时期。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
2023-01-04
view all
宋代谍画——绘画的特殊功用
在相当一部分古画里,其绘画功用未必是一般的艺术欣赏品,在它的背后,也许会潜藏着许多不为今人所知的玄机,特别是一些与历史事实相关的绘画,它既是绘画的历史,又是历史的绘画,挖掘出深藏于其中的历史底蕴,还原绘画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出古代画家的创作心路和绘画用意,深悟其中除艺术以外的历史内涵,也是艺术史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选自故宫博物院余辉老师的《了不起的中国画:清宫旧藏追踪路》。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2022-10-14
宋代、谍画
view all
梁漱溟: 为何中国古代反而近似于一种隐性“共产”社会?
✪ 梁漱溟【导读】近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争议不止,也并无定论。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伦理本位、职业分化”特征,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抬头,在于欧洲漫长的集团生活历史,个人主义是对集团生活的一种逆反。反观中国,由于缺乏以宗教为依凭的集团生活,家庭关系便易于显现,以家庭为基础的伦理关系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人生活在以伦理关系所编织的情理社会当中,它是一种“伦理本位”的...
2022-10-07
中国古代、隐性“共产”社会
view all
敦煌文化与中原佛教的源头
历史上的敦煌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陲重镇,又是毗邻西域各国的国际名城,是中国文明输出和西方文明输入的中转站。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莫高窟112窟壁画《反弹琵琶》学者们认为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也与敦煌有密不可分...
2022-09-06
敦煌、佛教
view all
祝重寿:阿尼哥、刘元开创了中国喇嘛教美术
作者 | 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中国佛教美术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即六朝隋唐(又可分六朝隋、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四个时期,我有专文论述)、宋、元和明清这么四个时期,犹如“起、承、转、合”,也符合中外美术史的普遍规律,即古风、古典、巴洛克和洛可可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可对应“起、承、转、合”。1. 六朝隋唐时期,是“起”,也就是古风时期,主要有六朝曹不兴曹家样、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张...
2022-07-14
view all
葛剑雄:文化断裂的真正原因
文化断裂的真正原因文:葛剑雄 在讨论中国是否应该继续使用简体字时,有人提出了一个使人不得不重视的论点——简体字的推广导致了文化断裂。要真是这样,简体字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罪人。而推广简体字岂不是加剧或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灭绝?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人”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它的载体,都是通过载体得到保存、延续和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当然是人,是创造或掌握这种文化的人...
2022-04-10
文化断裂
view all
宗白华:我们的艺术史可以重新写了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如武梁祠壁画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也还是属于这范畴。商周 十三年□壶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 聂政刺韩晋代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宋代 赵佶 池塘秋晚圖(局部)宋徽宗 溪山秋色图然而正因为这...
2022-03-10
艺术史
view all
北魏佛就是陆探微陆家样(下)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接上篇)南京陆探微陆家样通过洛阳龙门辐射全国,向西影响甘肃(敦煌、炳灵寺、麦积山),向北影响云冈,向东影响河北、山东,甚至远及朝鲜、日本。广泛影响到北魏后期,乃至东魏、西魏佛像,可谓影响深远。 中原最早的石窟是北魏旧都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主要是北魏石窟,代表北魏艺术的最高成就。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石窟53个,佛像...
2022-02-10
北魏佛、陆探微
view all
北魏佛就是陆探微陆家样(上)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北魏(386——534年,四——六世纪)是鲜卑人建的国家,鲜卑人原来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过着狩猎生活,信萨满教。后走出深山老林,来到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386年立国,北朝开始。398年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学习汉人农业,改信佛教。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446年北魏武帝灭法(第一次“三武灭法”),北方佛教美术毁灭殆尽。452年(5世纪后半)...
2022-02-09
北魏佛、陆探微
view all
祝重寿:北齐佛就是张僧繇张家样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一般来说,各国各时代的首都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中心,自然也是当时的宗教和艺术中心。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化中心,最早主要在河南,两周秦汉在长安、洛阳,六朝在南京,隋唐宋文化中心又回到陕西、河南,元明清在北京(明初曾一度定都南京),民国又定都南京,文化中心又回到江南。可见南京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就佛教美术而言,汉代首都长安、洛阳是...
2021-12-28
北齐、佛像、
张僧繇
view all
1
2
3
4
...
14
15
下一页
尾页
资讯中心
新闻快讯
文化专题
文化大讲堂
文化大视野
文化大讲堂
中国探险协会
|
中国扶贫基金会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
壹基金
|
crcf
|
Chinese foundation for poverty
|
China Song Qingling Foundation
|
儒家网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