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于我們
基金會簡介
主席緻辭
組織架構
組織成員
分支機構
年度報告
資訊中心
新聞快訊
文化專題
中國文化大講堂
文化大視野
項目運作
資助領域
資助申請
項目實施
學術研究
研究課題
研究成果
研究機構
智庫聯盟
聯系我們
通知公告
捐款賬号
成爲志願者
招聘信息
歡迎投稿
簡體
/
繁體
英文
搜索
首頁
> 資訊中心 >
文化大講堂
Print
臨猗雙塔的秘密:塔基被毀但佛塔懸空而立,地宮被盜但文物并未遺失…
▲妙道寺雙塔 一座曾經僧衆數千、香客雲集的佛教名刹,兩座遙遙相望、日月交影神奇瑰麗的佛塔。歲月更叠、朝代變遷,喧嚣的市井聲逐漸淹沒了古刹的鍾聲,曆經風雨的古塔被隔在了塵世之外……追尋國保遺迹,掀開塵封的曆史,《千年河東》“國保·運城”和您一起追尋臨猗妙道寺雙塔的前世今生。中國曆史上,宋朝佛教空前發展,佛教文化爲當時的文化大繁榮注入新的活力。臨猗縣城至今較完整地保留着一對佛塔。據《猗氏縣志...
2020-06-16
圖文
view all
爲什麽東方建築多是木頭,而西方大多是石頭
“火焰哥特式”建築,米蘭大教堂應要求,把這個文章收到《祖先》裏面來,這個是知乎的一個問題,其實從本質來說這個問題問的就有問題,無論西方的石材還是我們的木材,這個提問都有點以偏概全了,那麽從這裏面簡單的講了一下東西方大概的建築發展,很多點也是之前都說過的,其實不僅僅是這個,下一個番外,就是梳理從上古進入到中古,也就是四帝國時代的政治制度發展,社會的興盛和腐朽,以及一些藝術文化。去雅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
2020-05-31
圖文
view all
揭秘中國文物流失經曆的四次浪潮
數量驚人的中國文物大多是在舊中國時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國以後,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非法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數。舊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鴉片戰争後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搶走的;二是當時有一些來華的外國人從中國偷走的;三是外國人勾結當時的反動軍閥和奸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偷運出境的。而近20年來,中國文物走私海外亦形成高潮,僅從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有報道稱,香港...
2020-05-31
圖文
view all
有趣的碰撞:《中華文明基本脈絡》之辯
唐加文先生的《中華文明基本脈絡》一文,刊登在2012年10月《文史月刊》上。作者将世界和中國的文明史寫得深入淺出,跌宕起伏,妙趣橫生,令人稱道。王令隽教授的評論,發表于《華夏文摘》第1203期,針對唐文的某些觀點提出自己的質疑和見解,同樣能帶來有益的思考。曆史本無定論,兩位學者基于史料分析和各自觀點差異而産生的碰撞,讓人不禁感慨:脫離了教科書的曆史竟能如此有趣!《中華文明基本脈絡》作者:唐加文四大...
2020-05-31
圖文
view all
祝重壽:雲岡石窟藝術與南京的影響
編者按:1973年9月11日,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在周總理的陪同下參觀了雲岡石窟,随同總統來訪的100餘名各國駐巴黎記者向西方世界的大量報道,使得雲岡石窟的知名度大幅提升。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習近平說,雲岡石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曆史。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鑒往知來,汲取中西方文化之精華...
2020-05-27
圖文
view all
馮天瑜: “封建”問題的來龍去脈
馮天瑜,1942年生,湖北紅安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專門史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心主任。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晚清經世實學》(合著)、《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歲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國觀察》、《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術語生成》、《“封建”考論...
2020-05-01
圖文
view all
《封神演義》對儒家五倫的消解與重構
五倫是儒家倫理規範之根本,明清時代的五倫觀念越來越突出等級意識和單向性的絕對要求,日趨異化和不合理,背離了了早期的交互性原則。在這一話語背景下,明後期的《封神演義》出現了對五倫的消解,反映了作者對秦漢以來德性倫理異化爲政治倫理的不滿和反思,表達了對雙向性和交互性人倫關系的渴望與價值訴求。但由于種種原因,小說對五倫的消解隻是在一定層面上進行,而且基于儒家穩定道德秩序的價值理想,小說在消解的又進行着重...
2020-05-01
圖文
view all
麥積山唐以前藝術主要受南京影響
衆所周知,世界各國各時代的首都都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中心,自然也是當時的宗教和藝術中心。縱觀中國曆史,中國古代文化中心,最早主要在河南,兩周秦漢在長安、洛陽,六朝在南京,隋唐宋文化中心又回到陝西、河南,元明清在北京(明初曾一度定都南京),民國又定都南京,文化中心又回到江南。可見南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就佛教美術而言,漢代首都長安、洛陽是漢代佛教中心。六朝首都南京是六朝...
2020-04-18
圖文
view all
錢穆:如何研究中國曆史人物
1 壹 今天講“如何研究中國曆史人物”。曆史是人事的記錄,必是先有了人才有曆史的。但不一定有人必會有曆史,定要在人中有少數人能來創造曆史。又且創造了曆史,也不一定能繼續綿延的,定要不斷有人來維持這曆史,使他承續不絕。因此曆史雖說是屬于人,但重要的隻在比較少數人身上。曆史是關于全人群的,但在此人群中,能參加創造曆史與持續曆史者,則總屬少數。似乎中國人...
2020-04-18
圖文
view all
《史記》中爲何有文字是倒着印的
《史記》是金聖歎評點的六大奇書之一,不過金氏認爲“奇”主要是指文辭精妙。其實在形式上,《史記》也有一個比較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倒書”。細讀過《史記》的人,大概都會注意到,《漢興以來将相名臣年表》(以下簡稱“《将相表》”)中有些文字是倒着印的。類似這樣倒着印的文字,《将相表》中出現了将近70條。這是怎麽回事,難道是買到錯版書了?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印刷錯誤。因爲目...
2020-04-18
圖文
view all
首頁
上一頁
1
2
...
4
5
6
7
...
14
15
下一頁
尾頁
資訊中心
新聞快訊
文化專題
文化大講堂
文化大視野
文化大講堂
中國探險協會
|
中國扶貧基金會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
壹基金
|
crcf
|
Chinese foundation for poverty
|
China Song Qingling Foundation
|
儒家網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