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专题
 Print

80岁的他传承龙袍织造技艺,被日本公认为大师,作品堪称“织造中的爱马仕”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内种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

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

一面是泥金‘百寿图’,

是头等的。”


缂丝,

因其织造时如同被刀雕刻过的丝绸,

因而又称为“刻丝”

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史上的巅峰技艺。

其织造过程极其精细,

据说当时为皇帝制作一件缂丝龙袍,

就要花上390个日夜,

“一寸缂丝一寸金”

其奢侈程度堪比“丝织界的爱马仕”。


《中堂 金地百花寿》


然而缂丝发展到今日,

只剩为数不多的人依旧在坚守,

其中现年79岁的王金山

是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人物,

在缂丝业已经60多年了。


1939年,

王金山出生在姑苏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

他排名第四,

从小受周边区玉雕、剧装戏具、

桃花坞木刻年画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8 岁那年就爱上了作画、

写字,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艺术家。


《中堂 金地牡丹群蝶》


17岁时,因家庭贫困,

父亲把他送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当学徒,

师从沈金水

“当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传人这一说,

选择缂丝时,

自己还根本不知道缂丝是什么,

只是听人说缂丝是文化瑰宝,

学好了可以成名、成家。

于是就开始头脑发热”。


就是这样一个“头脑发热”,

却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真正了解缂丝工艺之后,

他深刻认识到缂丝的繁复冗杂、

磨人费力,

却也深深地被缂丝的华美所惊艳,

从此一见倾心。


《飘带观音》


“如此精美的缂丝作品就是用这种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机织出来的,

这种反差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给了我以一种难言的跃跃欲试感。”


《海棠双鸟》

但是缂丝易学难精,

自古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

16道工艺流程,

一个熟练工一天只能织出一两寸,

遇到复杂的图案一天只能织几厘米,

一般学徒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

学艺十年才能织造出像样的作品,

想要成名成家

更需要自己的造化和悟性。


《韦陀菩萨》

过于繁琐费时所以被人们冷落,

被时代束之高阁,任凭落灰。

而真正能被时间筛选后留下来的人,

都是专注,耐得住寂寞的人。



一年时间不到,

当初和王金山一起学徒的20多人,

走了一半。

后来又由于各种原因,

本来用于出口的缂丝无法出口,

看不到出路的同门师兄弟纷纷转行,

到底是死守断路还是弃之另觅出路,

王金山陷入了摇摆,纠结中。


某天当他路过缂丝生产室,看着年迈的师傅一个人对着二十几台老旧的缂丝机器的时候,他内心极为不舍和震动。


这是一个文化的继承,一个手艺的延续。


如果没有人坚守那么这个技艺就会断层,必须有人来承担起这个延续历史的使命,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缂丝湮灭在历史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就由我来做缂丝业的状元吧,

哪怕整个行业就只有我一个人。”



整日操纵织机,

努力分清手下成千上万的丝线,

因为眼睛长时间地看着经纬纵横,

导致他看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丝线,

不分白昼地缂丝,

甚至让他出现了幻听幻视。


每次关掉缂丝室的门走下楼,

都会听见楼上传来

吱嘎吱嘎的纺织声响,

当他上楼开门又空无一人,

连做梦都梦见在缂丝。


那段时间,

王金山好似走火入魔,

但是天道酬勤,

正是这段时间的付出为他

奠定了之后成为大师的基础。


他像孤胆英雄般一个人战斗,

没有人和他争这个行业的状元,

他却一直在和自己较劲,

发誓要将缂丝传承下去。


有一年,

一位日本朋友前来工厂参观,

仔细端详着王金山的

缂丝作品《寿星图》,

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连声称道:“缂丝王!缂丝王!”

王金山在日本缂丝业是公认的大师,

而这幅作品现藏于

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

《寿星图》创造了“移纬法”

改变了千年来缂丝两面一样的传统

因为技艺突出,

王金山被任命为厂长,

他积极推广缂丝,

缂丝厂在王金山的带领下,

大宗商品“缂丝花腰带”

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改良,

产品畅销日本市场。

《宋 八仙图》

他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

多次被邀请去国外进行缂丝艺术表演,

在奥运、世博等国际活动中进行展示,

赢得海内外的高度赞誉,

国际友人翘起大拇指赞美说:

“这才是中国的真功夫!”。

《宋元 竹子双翁图》

如今,他已经是大师级别,

有诸多称号和荣誉,

但是他从来没有消退过,

对缂丝一分一毫的热情,

也没有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

他的一生见证了缂丝的起起落落,

有人称他为:

“一部活着的中国当代缂丝断代史”,

便是对他最合适的比喻。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却做到了极致,这就是大国工匠。

(源自寻匠之美)


注:本文转载自寻匠之美,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