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大讲堂
 Print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a><-p>

嘉宾楼宇烈


嘉宾档案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生于杭州。1960年自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


主要论著有《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修养论今说》《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王弼集校释》《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十三堂国学课》等。


楼宇烈教授是中国文化积极的倡导者、实践者,他不仅创立了国艺苑,还兼任北京大学校内外几十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退休后仍常年奔波各地讲学,致力于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礼乐教化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所在。礼乐教化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礼教是伦理教育,乐教是艺术教育,后者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它引导人们向善向上,更强调文以载道、以道统艺。


中国艺术注重表意,讲究体悟,要求艺术家在从事艺事之前,应当树立向天道学习的志向,认识每个具体事物的本性,并建立起道德的自觉,这一点深刻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伦理的文化


礼乐并重


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它是一种人文的文化,体现出一种人文的精神。那么,这种人文精神是怎样养成的呢?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育。

礼乐教育一方面讲的是礼,作为一种伦理的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作为一种艺术的教育,或者说是美育,体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或者艺术宽泛得多,它并不是指写诗、绘画这样具体的艺术门类,而是指体现艺术追求和境界的一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它是超越了具体艺术的一种精神。


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的精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精神,一个是艺术的精神。二者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即“别异,明分”,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换句话说,就是建立社会秩序。而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用来“统同、合群”的。


社会是一个群体,用礼来把这个群分成各种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级,明确各自不同的责任、权利、义务;同时又通过乐教来使得这个有不同等级的社会达到和谐一体。人们通过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感,通过乐来交流,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礼、乐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


由艺入道


在中国,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常常也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们经常讲“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就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在极致点上是完全汇通、合二为一的。


乐教从狭义来讲,就是指音乐教育。中国古代讲的音乐是把诗歌、舞蹈都包含在内的,因此音乐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广义来讲,乐教指所有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


对于乐教,孔子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即必须从《诗经》开始,然后“立于礼”,最后“成于乐”,即通过乐来完成对一个人的培养。这就是把乐看成是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


古人之所以把音乐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们认为,音乐是感人最迅速、最深刻的,音乐可以移风易俗。


《礼记》里面专门有一篇文章叫《乐记》,是讲音乐的产生和音乐的社会功能。读过之后你会体会到,它不仅仅是指音乐这一门艺术,还包括了整个的艺术教育。


《乐记》认为,礼和乐是相互配合的,并把乐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强调。同时,它还认为音乐对人的感受力、震慑力是最为强大的。它讲:“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如果音乐教育进行得很好的话,那么人们会耳聪目明,血气也会和平,并且能移风易俗,这样天下都会达到一种安宁、和谐。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面,停留在外在的东西上面,就根本不是乐的本质。


其实这个思想孔子也讲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难道就是玉帛这些被作为礼品的东西吗?乐难道就是这些钟鼓吗?这些都是乐的末节,都是外在的东西啊!真正的乐教,或者说艺术的精神,其实是通过这些东西来寻求人生最高的境界。


《乐记》里面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培养人的艺事。它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也就是说,德行是最高的、最重要的,而艺事是其次的。


中国人认为艺术不是一种竞技性的、表演性的活动。对于体育的认识也是这样,六艺“诗、书、礼、乐、射、御”中,“射”跟“御”实际上就是体育活动,但它们的本质也不是竞技性、表演性的,而是要通过这些艺术的、体育的活动来陶冶性情,来寻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乐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艺事放在第二位。通过艺术,人们追求一个人生的根本道理。一个最高的境界,就需要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这应该是中国乐教中一个最根本的精神。


艺以载道


美育教育的社会引导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大特点。在以前的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是非常少的,最初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能进学堂,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都是文盲。但这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文盲,却都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通过艺术的教化。说书、演戏等,都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尽管不识字,但他们对于做人的道理可能比那些识很多字,有很高文化的人,把握得还要准确。


这是在民众中间。在知识分子中间呢?当时非常强调艺术的修养。在艺术修养中,作为作者来讲,要寄托他的志向,寄托他的一种人格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而作为读者来讲,也要从这些作品里去体会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对于好的诗篇和散文,人们常常会评价说“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们不仅辞章华美,更重要的是寓意深刻。在中国古代的散文中,有一篇《岳阳楼记》,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的“先天之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这样的名句,不仅辞藻优美,而且含义深刻。


对联里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未出土时就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描写的是竹子,非常贴切。没有出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节,当它长得很高的时候,几乎要接近云的高度了,中间还是空心的。表面上是描写竹子,实际上从里面能体会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的品格。人就应该像竹子一样,要有节操,而且就算到了再高的地位,也还要虚心,要谦逊有礼。


艺术精神就是这样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它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因为在艺术精神中包含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所以它必须要载道。艺术不只是一个为了满足欲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是用来教化民众、和谐社会、休养生息、陶冶性情的。因此不能玩物丧志,不应该好恶无节,而应当通过艺术的修养,通过文以载道,以道来统艺,来提升欣赏的趣味、审美的境界,进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艺术的文化


得意忘言 得意忘象


中国艺术的特征是非常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这是从艺术跟它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来讲。从艺术本身的特征来讲,应该说中国艺术更强调表意,而不强调形式。孔子讲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不是说光敲敲钟,打打鼓就是音乐了,要强调的是音乐的内容。这种注重表意的特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这个理论上的支撑来源于玄学家,他们是在解释《周易》的时候归纳总结出来的。


我已经多次讲过,两汉注重《周易》的象数,而魏晋玄学注重《周易》的义理。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王弼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得意忘言。他认为,卦象也好,彖辞、卦辞也好,爻辞也好,都只是表意的工具。人们的根本目的是要去掌握意,而不是停留在象和言之上。所以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得意,得了意以后,可以忘言,也可以忘象。只有真正忘掉象和言,才能得到意。


言外之意也是庄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庄子说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渔网叫筌,用渔网的目的是为了捕到鱼;夹野兽的夹子叫做蹄,蹄的目的是为了夹到兔子。如果抓到了鱼,网可以放在一边了,如果夹住兔子,蹄也可以放在一边了。如果不专心去捕兔子,一天到晚关心网,那就既得不到兔子也得不到鱼。


王弼也用庄子的这个观点来解释言、象、意三者之间关系:“故言者所以明象,犹蹄者所以在兔,筌者所以在鱼,得兔而忘蹄,得鱼而忘筌也。”


这就形成了中国思想里面,强调获得意义是第一位的特点。而获得意义并不是一定的,它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体会去把握的。


其实在汉代的时候已经提到了,董仲舒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诗》指的就是《诗经》;达,通达,指大家共同认识;诂,训诂,就是字的意义。“《诗》无达诂”就是讲《诗经》没有一个确定的共同的解释。也就是说,《诗经》是可以由每个人自己去体会的。《诗经》的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比,就是比喻,个人可以通过它来进行各种诠释。


这种“《诗》无达诂”的精神就等于得意忘言。把握一个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语言上。这就形成了中国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文以载道。就是说创作者一定要在他的作品里面,寄托他个人的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或者理想。欣赏者也可以通过作品,体会到自己想要体会的那种东西。而这个东西,并不一定要还原到作者原先想要寄托的那个意思,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考据问题,而是一个体悟问题。因此就中国艺术来讲,创作者有创作,欣赏者同时还有创作。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中国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双重创作,强调内涵,而不是看重外在形式。创作是以立意、传神、韵味、吸引、生动作为最高标准的。如果只是形似,不能够传神的话,那就不是上品。而欣赏要得意、会心、体悟、回味无穷。如果只是看一看这幅画表面上像或不像,就没有意义。苏轼曾经讲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特点。要谈论画,不能从外形、外表来看它像不像某个东西。如果只追求外在的形似,就跟孩子的见识一样了。如果是一首诗,它一定表达了什么东西。如果没有在里面体会到别的更深层次的意思,领会不到言外之意的话,那么这个欣赏者一定是不懂诗的人。苏轼的话很有代表性。欧阳修也说过类似的话:“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写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他非常感叹,说“忘形得意知者寡”,通过忘掉形而得到意,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


艺术到了高妙之处是无法言谈的,完全靠个人的体悟。西方人说中国人神秘,为什么神秘?说不出原因,只能靠自己去体会。欧阳修还有一个后记,是写给当时他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诗人梅圣俞的诗稿,他讲到了该怎么样去欣赏梅圣俞的诗——“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于意,不可得而言也。”


他在这里用音乐比喻诗,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来讨论。他说乐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善于演奏的人,一定是得于心而且应于手的,没法用语言来讲述,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从欣赏者的角度又是怎样的呢?他说善于听乐的人也一定是得于心而会于意,能够领会它的意义,这也是无法言说的。


不管创作者也好,欣赏者也好,讲究的是心灵的沟通。一个是得于心而应于手,一个是得于心而会于意,都不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些东西跟西方的艺术理论或者原则,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


依仁游艺


什么叫“依仁游艺”呢?这个说法来源于《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向天道学习,树立一个向天道学习的志向。接着“据于德”,德的意思就是得到,天的本性是天道,从天道那里得到每个事物具体的本性,就叫做德。道是一个总体的、自然的本性;德则是每个具体事物的本性。依于仁,就是要建立起一个道德的自觉。最后才能游于艺,即从事种种的艺术行为。


中国古代的“艺”,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狭义的艺术。古代的“艺”包括所有的技艺在内,指艺事。道和艺是相对的,道讲的是总的原则,艺是讲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游于艺指的就是你所从事的所有的事情。而在这之前,你必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近代一位著名的画家陈衡恪,在讲到文人画的时候,就指出了文人画的特质。他说:“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情。”


这就是中国的艺术,不是把技巧、技术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作者的人品、见地、思想、学问放在第一位;并非从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而是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意义来。

中国艺术的这些特点跟它所强调的艺术的社会功能,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从理论上也得到了“得意忘言”这种思维方法的支撑。


一闻千悟


言外之意、得意忘言的思想,可以说体现在了各个方面。譬如读书,书读得多并不代表这个人一定聪明,还要看他是否能从书本里跳出来。得意忘言,就是要求不但要进得去,更重要的是出得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书本内在的精神和要点。


中国人这种强调不能停留在文字上的思维方式,跟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都是在文字上面下工夫,都是通过文字来分析。而中国恰恰要求个人透过文字去把握内在的意义、要领或者精神。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思想,中国的艺术品,才能够反复去欣赏、去体会,领悟其中的道理。同样是一幅画,用不同的心情去欣赏,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年龄的人去欣赏,又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因此,艺术的生命力是恒久的。中国的这种艺术精神,使得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生命得以永恒,可以随时随地给欣赏者一个新的体验,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重新创作的机会。


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


中国的传统艺术深刻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这不仅仅是艺术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艺术自身的特点。通过艺术教育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去体会人生,体验生命。


中国的艺术强调经营布置。所谓的经营,就是要把各种关系处理好,有无虚实、刚柔动静、远近疏密、轻重浓淡、高低缓急等都要处理好。不要以为把画布画满才漂亮,有的时候空着恰恰是最好的。往往画中空的地方才是全局关键的地方,也就是虚实相生。把所有的格局、虚实、浓淡都布置得当,达到和谐,才是好的艺术。


通过这些艺术思想,可以体会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艺术的修养,不仅能使一个人懂得艺术,更重要的是能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智慧的人。通过一个人的艺术欣赏趣味,往往可以看出他人品的高下,做事能力的高低。


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人文精神,礼乐教化的精神。这些都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 珠玑妙语


★在中国文化中,礼、乐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


★艺术是用来教化民众、和谐社会、休养生息、陶冶性情的。通过艺术的修养,通过文以载道,以道来统艺,来提升欣赏的趣味、审美的境界,进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中国的艺术不是把技巧、技术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作者的人品、见地、思想、学问放在第一位。


★中国的艺术强调经营布置。把所有的格局、虚实、浓淡都布置得当,达到和谐,才是好的艺术。


★艺术的修养,不仅能使一个人懂得艺术,更重要的是能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智慧的人。


注:本文转载自天津日报 ,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