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快讯
 Print

秦雍城郊外发现国家级祭天台 祭祀坑达3000多个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常常通过祭天活动以表达“与天滋润,强国富民”的愿景。12月5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在我省宝鸡市凤翔县雍山上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大型祭祀遗址。这是首次在秦雍城郊外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遗存,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明确的由多位秦国国君和西汉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级大型祭祀场所。

 

考古人员在祭祀坑发掘清理 (记者 李明 摄)

 

      完整的国家大型“祭天台”

      今年4—11月,考古专家在我省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个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北的柳林镇血池村东的山梁与山前台地上,东南距秦雍城大遗址15公里,处在秦汉时期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上。目前共确认相关遗迹包括各类建筑、场地、道路、祭祀坑等3200余处。

     古代雍地在我国历史上就有悠久的祭祀传统,而秦汉时期在这里创制的“畤祭”则对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雍地的祭祀传统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一直到西周晚期在此还有郊祭活动举行。

     考古专家们在对山梁高处的古遗迹调查中,还发现不少夯土基址和战国至西汉早中期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由于处在滚水坡上,遇雨冲毁,加之历代山地牧耕蚕食,整体建筑结构遭受破坏,但从其规模上仍然可区分出从大型宫殿到一般小型建筑之间大小不同的等级,这与文献所记雍畤应该有能够提供皇帝亲往主祭的“斋宫”、祠官常驻管理的办公场所与祭具存放场所的建筑群落的背景相吻合。

 

                              

                                      血池遗址祭祀坑发掘区 (记者 张宇明 摄)

 

祭祀坑有3000多个,大致分为三类

专家们发现,在血池遗址数量最多的遗迹是分布较为密集的三类3000余个祭祀坑。其中第一类是“车马”祭祀坑,尽管这类坑坑体较大,但坑内的“车马”及其出土器物却制作精巧且形体很小,其“木偶”性的明器(专门祭祀鬼神的礼器)化特征突出,显然在当时应该专门有一个行业或者一群人在从事这类礼器的制造。从“车马”祭祀坑展现出的不同形制分析,这应与文献记载历代持续对雍畤祭祀的背景有关。第二类是牲肉埋葬坑。部分祭祀坑虽经晚代盗扰,但出土器物仍然十分丰富,最新统计显示已在各类祭祀坑中出土器物2109件(组)文物,主要有玉器,青铜车马器以及小型木车马等专门用于祭祀之物。第三类是极少数的“空坑”。

      此次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田亚岐表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其都城——雍城郊外先后建立了包括鄜畤、密畤、吴阳上畤、吴阳下畤的雍四畤祭祀系统,使雍地不但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而且成为国家最高等级的祭祀圣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其祖先以畤祭天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原先东方六国的礼仪,形成了在雍城举行加冕典礼和郊祀的祭祀新风尚,而秦始皇本人的加冕礼也是专程从咸阳回到雍城完成的。西汉早期,为了修养生息,仍继续沿用早先秦人设在雍地的旧制和畤祭的基础设施,并且在原先秦雍四畤的基础上增设了西汉时期的北畤,即形成完整的雍五畤祭祀五帝系统,以郊祀雍畤作为王朝最高祭礼,而西汉皇帝在雍地祭天礼仪也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

      专家们据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初步研究判断,血池遗址可能为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在雍城郊外原隶属秦畤基础上设立的国家最高等级,专门用于祭祀天地及黑帝的固定场所——北畤。该遗址是继礼县鸾亭山“西畤”相关遗迹后,首次在雍城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国家大型“祭天台”。

 

 


注:本文转载自西安晚报,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